简单介绍自行车车铃的热处理工艺及结构组成
自行车车铃的渗碳工艺长期以来采用手工将工件及木炭粉装入容器并置入反射炉加热的方式,工艺落后劳动条件低下。1957年,自行车厂顾靖钟等以氰化纳为渗碳剂开始了液体渗碳的尝试,提高了热处理工艺水平,工效、质量均明显提高。
60-70年代末期,自行车行业还分别采用过以煤油、甲醇、氨气等为渗碳介质的气体渗碳工艺,也获得成功。1990年,对气体渗碳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低温渗碳,高温淬火的方法,使热处理时间和耗电量下降了30%,稳定了产品质量。1981年,热处理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滴注式可控气氛碳氮共渗新工艺”,用于轴类件表面化学处理。采用煤油、甲醇、氨气作为共渗介质,取代了盐浴氰化工艺,每年减少氰化纳、氯化钡等有毒化学药品用量88吨,耗电下降45%,产品合格率提高6%。同时,也为轻纺行业去除盐浴氰化的热处理工艺找到了一条理想的途径。80年代以来,自行车链条厂、脚蹬厂、飞轮厂分别引进了的热处理设备,自行车车铃热处理工艺达到国内水平。
自行车铃主要由铃盖、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弹簧、手柄及底座构成,铃盖与底座密封安装,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及弹簧安装于铃盖内部,手柄位于铃盖外侧,撞击锤安装于旋转盘上,旋转盘下部所带的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弹簧与手柄位于铃盖内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手柄内端带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盘上安装有对称的三个撞击锤,铃盖上带有向内凹进的孔壁,孔壁与铃盖侧壁之间带有倾角,孔壁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与铃盖侧壁之间带有通口,向内凹进的孔壁为与撞击锤接触的撞击点。自行车车铃的改进,其特征是改变现有车铃内部结构,省略传动机构,直接由铃盖转动,使振铃机构动作而发声。该车铃改变现械车铃的振铃方式,利用刹车机构动作使铃发声,有利于稳定行车,并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型式自行车。
利用自行车刹车机构使车铃接触车轮,带动车铃盖转动,从而使车铃发声的自行车车铃,其特征铃座上振铃锤紧固在铃轴上,振铃时,锤端能撞击撞击板,並弹回到铃盖上,铃盖通过螺纹与铃轴联接,与铃座成整体,铃脚上有将车铃固定在刹车机构上固定孔和螺孔。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自行车车铃,其特征是有二组振铃机构,即包括二个铃盖、二个振铃锤和二个撞击板,二组振铃机构分别位于铃座两侧。
单盖铃的特征是在铃架外圆与铃盖内孔配合处、铃盖与中轴接合处至少有一处设有防止铃盖被人随手卸掉的铃盖防卸设置,该设置至少有下列几种1在铃架外圆口端设有一段弧形缺口、铃架拱,在铃盖上设有当铃盖拧动时能碰在缺口边、铃架拱而阻止铃盖拧动的挡柱。在铃盖与中轴端部用铆接连为一体。铃盖与中轴用有自锁锥度的或过盈的轴与孔相连接为一体。铃盖与中轴用螺纹相连接,在螺纹端部设有限位子。铃盖与中轴用螺纹或滑合的轴与孔相配,在其配合处涂以粘结剂粘牢为一体,铃架与铃盖设置为单向离合器相连。